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久久久久综合精品福利啪啪,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91视频网,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国产精品成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

時間:2025-06-06 09:06:36 導游詞 我要投稿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范文2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fā),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范文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范文20篇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安徽合肥。我是大家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導。

  現在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合肥的情況。用二十個便可以概括合肥“一個中心,二段歷史,三大特色,四大名人,五大景點”。這具體的分別指什么呢?下面您就聽×導給您娓娓道來。

  這“一個中心”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就是指合肥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岸螝v史”是指公元2x年的三國和公元1952年在這里成立了安徽省省會!叭筇厣蹦刂负戏适菤v史悠久的古城、新興的科教名城和美麗的濱湖新城,也正因為此。,合肥市一座既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八拇竺恕笔前⒗铠櫿、劉銘傳、楊振寧。“五大景點”是指包公園、李鴻章故居、三河古鎮(zhèn)、豐樂生態(tài)園和徽園。由于時間限制呢,咱們今天下午就去合肥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包公文化園。

  游客朋友們,在到達包公祠之前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包拯:包公,姓名包拯,希仁,北宋名臣。生于999年,卒于1062年,享年63歲。有關包拯清正廉潔、鐵面無私、執(zhí)法如山的故事,民間流傳很多,世人尊稱他為“包青天”。為了紀念這位剛正不阿的清官,后人陸續(xù)建成了包公祠、包公墓等一批紀念性的建筑物,形成了今天的包公文化園,大家請隨我來。

  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包公祠前了,它是包拯的家祠,全稱為“包孝肅公祠”。迎面的一座白底黑框照壁墻,正堂兩側各臥石獅一只,雌雄各一。包公祠的正殿為五開間,正中安放著一尊高八尺的古銅色包公坐像,你看他一手執(zhí)笏,一手握筆,高大威武,正氣凜然,兩邊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護衛(wèi)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懸著三方回文匾額,正中間是“色正芒寒”,兩邊分別是“清風亮節(jié)”和“廬陽正氣”。大家再看,坐像左側陳列的是為老百姓所熟悉并熱情傳頌的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銅鍘。

  游客朋友們,出了包公祠,大家可以看到東面的那座六角亭,就是廉泉亭了。亭內有口古井,據說凡清官好人喝了安然無恙,但贓官不孝之人飲此井水,便覺頭痛不止,且無藥可救,所以稱為廉泉井。

  再到包公墓看一看,大家小心臺階,這是一座比較完整的古代名臣陵園。進入墓園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高4.2米,寬10.5米得大型照壁,上面刻有“包孝肅公墓園”六個蒼勁有力的楷書大,照壁后面是子母雙石闕。闕,是古代宮殿陵墓的肅穆場所前的高臺建筑。古人入闕必得下車,以示禮敬。我們再往前走,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專供祭祀用的享堂。享堂內設有神龕,供奉著包拯的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設有香臺,供瞻仰祭祀者進香叩拜之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的游覽到此為止……萬分感謝你們對我的支持,謝謝!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x社的一名導游,我的名字叫x。大家叫我劉導好了,也可以叫我小劉的。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秉S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

  黃山位于中國安徵省的南部,南北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里,被大家號稱為“五百里黃山”。

  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曾受到廣泛的贊譽,以“震旦中國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于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游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面言,黃山具有永恒的魅力。我相信你們也會被那黃山的神奇和奇妙所吸引。

  黃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風,由于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于山坡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云霧多,溫度高、降水多的氣候特點。主峰蓬花峰,海拔1864.8米。山中的溫泉、云谷、松谷、北海、玉屏、釣橋六大景區(qū),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先仔細看,這些都是松樹。黃山松樹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tài)奇特,有的松樹從石縫上長出,剛毅挺拔。比較著名的有迎客松、陪客松呀,送客松、臥龍松。

  黃山奇觀真是說也說不完,現在請大家自己盡情地享受這黃山的美景吧!

  在游玩時同,請各位游客不要亂扔果皮、食物包裝袋。請不要單獨去一些危險區(qū),保護好這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希望大家能理解,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配合!祝大家旅游愉快!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3

  歡迎大家來到安徽,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xiāng)吧!

  我的家鄉(xiāng)居住在偏北地區(qū),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45%。我家鄉(xiāng)的名字還有來歷呢,我的家鄉(xiāng)也就是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

  官方文書便簡稱為“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成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從安慶、徽州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繡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好多美麗的風景線,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居住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游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qū)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于世。八達嶺長城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十口金镢露著袢,十口金鍋露著沿,百樣草藥到處見!边@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征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

  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里注銷戶口。城隍爺打開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注銷!毙」砘胤A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為什么不給注銷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zhí)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后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

  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了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為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镢,這兩樣可是寶貝。

  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著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镢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為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蒼術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

  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镢,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著,光聽說露著沿,露著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藥材可是到處都有;仡^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

  所以后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藥王修了藥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著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至于那幾件寶物至今還沒有發(fā)現。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美麗安徽!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4

  大家好!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旅游!今天為大家介紹安徽景點之一露寺。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位于安徽省九華山北路的'半山定心石下,是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朝禮九華,認為如果在這里建立寺廟,肯定會有高僧出現。禪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聽到這句話,立即募化建寺。傳說在開工前夕,滿山松針盡掛甘露,故命名為甘露寺。清朝乾隆時擴建,咸豐時毀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修復。

  全寺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主要的建筑有山門、大雄寶殿、韋馱殿、祖師殿、玉佛樓、禪堂、法堂、客堂及方丈寮等。寺周圍樹林蔥蘢,雨露云霧,幽靜宜人。寺的正門造得獨出心裁,進門后即見后墻,不與院落相通,到大殿須從兩旁山墻小門進去。整座寺廟依山布局,共有五層,殿宇完整,樓閣整齊。

  背倚青山,淙涼泉水從殿角流來。寺旁有定心石,即是玉琳和尚當年歇息之處。現為全國重點寺院。著名的九華山佛學院,也設在甘露寺內。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蓮花佛國——九華山旅游!下面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的概況我們九華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我們安徽省“兩山一湖”黃金旅游區(qū)的主要景區(qū)。這里景色秀麗,古剎林立,與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浙江的普陀山并稱為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我們的九華山呢其實原來并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山峰秀麗,高出云層的山峰有九座,因此叫做九子山。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過此地,先后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華山之名因此而得并且一直用到了今天。

  九華山宗教活動歷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華山發(fā)展,佛教更加興盛。在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遍訪名山,最后選在了我們的九華山修行。夜間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餓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黃精。最后在他99歲的時候圓寂。佛教界認為他生前苦行,圓寂后與佛經里所記載的地藏菩薩相合,尊為地藏菩薩應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時候姓金,所以大家都稱為金地藏。九華山也就自此被辟為地藏菩薩的道場。唐代后,九華山佛教聲明漸著,經過歷朝歷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經有150多座了。祗圓寺,東崖寺,百歲宮,甘露寺四大叢林,香火之盛甲天下。改革開放以后,古老的佛山舊貌重輝,F有寺院90多座,僧侶600多人。是一個特色鮮明和有重要影響的佛教圣地。

  下面我們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qū),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門坊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橫額上鐫刻著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圣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坊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是修建于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在這里呢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我們一起步入仙境之中!

  大家看,過了橋正面就是祗園寺的大殿。祗園寺是國家重點寺院,規(guī)模是九華山四大叢林里最大的了。也是唯一的一座叢林寺院,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講堂和藏經樓等十余座單體建筑組成,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筑。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啊歪置山門是頗有講究的,一來呢是為了辟邪,二來是門向朝著開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寶殿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廟的前院墻上有一條石刻”泰山石敢當“5個大字十分醒目,大家來猜猜看這是做什么用的啊?

  呵呵,既然大家猜不出來那我就公布謎底啦,這個呢是我們祗園寺獨有的,是用來辟邪鎮(zhèn)妖的,大家記住了嗎?好,現在我們游覽下一個景點。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6

  歡迎大家來到位于安徽地區(qū)的黃山。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在黃山開始我們的探美之旅。首先,我先向大家講講黃山的歷史吧。黃山東起績溪縣的大鄣山,西至黟縣的羊棧嶺,北起太平湖,南臨徽州山區(qū)。1985年入選國家十大風景名勝。好了,現在我們開始登山吧。

  大家可以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風景?,玉屏左側,懸崖峭壁旁長著一棵松樹。你們說,這是什么松呢?對了,就是在黃山有八百樹齡的迎客松了。它一側枝丫伸出,好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游客們,再放眼看看其他松樹,它們大多在懸崖峭壁邊上縱橫堆疊,形成各種奇妙的形狀。那滿山遍野的松樹,把黃山裝點得妙不可言。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

  大家快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頭就環(huán)繞在我們身旁,有的像報曉的雄雞,有的像獅子滾繡球,有的像龜魚對望,姿態(tài)不一。山峰也千姿百態(tài):筆架峰、飛來峰……最有特色的,要數那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了。相傳當年觀音菩薩奉天帝之命來巡視黃山,把自己乘坐的蓮花變成一座山峰。你們說,蓮花峰的來歷神不神奇?

  大家再看看那茫茫的云海,大家一定想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吧?原來,是因為黃山山高谷低,林木茂盛,日照時間短,所以水分不容易蒸發(fā),霧氣多。

  請大家轉移下視線,我們開始下山了。大家一定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吧?現在,我們來體驗黃山最后一絕——溫泉吧。溫泉的水常年保持在42℃,既可淋浴,又可飲用。大家可以先把衣服放在石頭上,然后進溫泉池泡一小時。一小時后,我在溫泉池口等大家。

  好了,今天的探美之旅到此結束,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7

  齊云山大部份山峰雖說高度多在家580米上下,但是因為山幾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對高度較大,仍然顯得巍峨壯觀,齊云山的奇峰以香爐峰、五老峰、三姑峰最為靈幻,怪巖以象鼻巖,天橋巖,紫霄巖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樓上樓最為神秘玄奧,飛泉中珍珠簾飛珠濺玉,飛雨泉晴空飛雨,更有水光瀲艷,清幽恬談的云巖湖,云巖湖湖汊縱橫幽深,兩岸青峰對峙,船漿拍擊湖水水鳥驚飛那種場景和感覺都是妙不可言的。

  齊云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揚名的。山,早在唐乾元年間(公園758-760年)有道人龔棲霞在巖下辟谷修煉羽化飛升后,齊云山的.山巖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玄帝乃齊云山供奉的主神,玄帝就是真武,是明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位之北方謂玄,身有鱗甲為武,道教中說真武是凈樂國王子,凈樂國王后善勝夢吞日而生,玄武改稱為真武是在宋代,當時為避宋朝皇帝的老祖宗——神仙保生大帝趙玄郎的諱。真武大帝在本像成之于佑圣真武祠(太素宮)齊云山名道天谷子余道元,裝飾金身于佑圣真武祠,《齊云山志》記載說真武祠創(chuàng)立后,四鄉(xiāng)百姓遇旱澇,蝗災或求子去病的,凡來齊云山的無不有求必應,自此齊云山神威江南,成為一方道教圣地,到了明代龍虎山的張?zhí)鞄熢邶R云山為嘉靖皇帝建醮求子應驗,皇帝龍心大悅,下旨敕建了“玄天太素宮”齊云山從此更加聲名遠播,齊云山的鼎盛日期,朝山的香客和游客每天多過三千多人,在古代這應是非常驚天的數字了。

  “黃山白岳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這是歷代儒道大師和名人高士對黃山、齊云兩座山的評價,古往今來,齊云山以它的神秘玄奧,奇觀勝景以及香火鼎盛,吸引著眾多的文人雅士,高官大賈和虔誠的信徒,象朱熹,徐霞客,還有海瑞、戚繼光、唐伯虎、袁宏道、郁達夫等,他們登臨齊云山寄情于峰巖,幽洞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先后勝贊名山,一時傳為佳話,就連清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時,也慕名而來,給齊云山留下“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贊美詩,也正是他們?yōu)辇R云山留下珍貴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8

  近年,蕪湖境內人字洞發(fā)現的遠古人類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境內大工山古銅礦遺址是春秋和漢唐時期中國最大的銅生產基地,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辟蕪湖為對外通商口岸。1877年起,蕪湖逐漸成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由于位置優(yōu)越、商業(yè)鼎盛,歷史上曾被譽為皖之中堅、長江巨埠。

  蕪湖歷史悠久,古來即為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舊石器時代文物以及古銅冶煉遺址證明,古代蕪湖的冶金和制造工業(yè)技術水平就十分發(fā)達。 明代的紡織業(yè)已形成相當規(guī)模,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記載。近代蕪湖是全國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時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是長江下游地區(qū)近代工業(yè)的發(fā)祥地之一。

  蕪湖農業(yè)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油料、棉花等。長江從市西緣流過,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全市水面面積達47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4%。水產品種類繁多,其中鰣魚、刀魚、螃蟹是著名的三鮮。山區(qū)產有名貴中藥材丹皮等。

  蕪湖共發(fā)現礦產55種,其中石灰石儲量達42億噸。地處長江下游的`蕪湖,江面開闊,水流量充沛,尤其適合發(fā)展大耗水量、大運輸量的工業(yè)項目。

  通訊 蕪湖是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通信樞紐。寧漢、寧蕪干線光纜及京滬杭同軸電纜經過蕪湖,全市程控電話總裝機容量30.6萬門,移動通訊、無線尋呼等現代化通訊設施手段先進,國際互聯網蕪湖網站已正式開通。

  航空 蕪湖機場已開通蕪湖至北京及蕪湖至佛山的航線。距合肥駱崗機場119公里;距新建成的南京碌口國際機場的直線距離僅58公里。

  從蕪湖發(fā)車以當日往返為半徑,覆蓋區(qū)域共有2億人口,是全國人口最密集、消費層次最高的地區(qū)。

  鐵路 蕪湖是華東第二通道的重要樞紐。蕪寧、蕪銅、皖贛、淮南和宣杭等五條鐵路在此交匯和聯接,溝通全國各地。于2000年十月通車的蕪湖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將長江南北交通融為一體,北上經淮南線可接京九線和隴海線,南下可至杭州、寧波、廈門。為華東鐵路第二通道配套建設的小楊村編組站為一級三場38股道,可日解體70列,日編組7000輛車。

  蕪湖長江大橋經濟園區(qū)規(guī)劃占地9.15平方公里。以建設科技型、觀光型景區(qū)、景點,配套現代商貿、文化、體育、娛樂等服務設施,形成以現代化商旅結合、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為主要特色的新地區(qū)。

  正在建設中的蕪湖農業(yè)科技示范區(qū),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萬畝、可養(yǎng)水面4.2萬畝、山場0.4萬畝。農業(yè)科技示范園劃分為都市農業(yè)觀光區(qū)、高效蔬菜產業(yè)區(qū)、高效漁業(yè)經濟區(qū)、高效糧油產區(qū)及村鎮(zhèn)經濟文化區(qū)等五大功能區(qū)。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9

  乘客們好!在這里,我來介紹一下安徽的旅游景點!

  安徽省始建于清康熙初年,以安慶、徽州兩字命名。安徽以長江為界,形成皖北皖南兩大區(qū)域:合肥、蘇州、淮北、漳州、阜陽、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慶、六安位于皖北;黃山、池州、銅陵、宣城、蕪湖、馬鞍山位于皖南。

  安徽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土地美麗,文物古跡眾多。目前有五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其中黃山是安徽景觀的典范,有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等;四個必須。1990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風景秀麗,香火鼎盛。古剎78座,是皖南佛寺與民居相結合的獨特之處;著名的道教圣地云起山、摩崖石刻、道教遺跡和獨特的'丹霞地貌引人注目;它曾被命名為南岳天柱山,既雄偉又美麗,有45座山峰,86塊怪石,18個瀑布等景點;瑯琊山以歐陽修的醉翁亭而聞名于宋代,醉翁亭的特點是茂林、幽洞、碧湖和柳泉。

  除國家級景區(qū)外,還有19個省級景區(qū)。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0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大蜀山形成于約一百多萬年前,是全世界一一座坐落于大城市市區(qū)的古火山。不過各位朋友不必驚慌,更不用擔心,她已在此長眠多年了!其占地面積566公頃,周長7。75公里,坡度為5—30度,呈橢圓形,山勢東南高,西北低,系大潛山系脈。

  好了,各位朋友請跟上了,咱們大蜀山樹茂林密,青竹吐翠,一年四季美不勝收,因而留下了許多文人騷客的墨寶。有古詩云“一徑鳥聲喧夕照,半湖帆影湖波”,雖然今天咱們無法看到“帆影湖波”,但“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壯”,卻是亙古不變的,更何況咱們現在看到的是其美的一面——冬令雪景。看這銀裝素裹,茫茫雪海,您有何感想?可有一種詩性大發(fā)的沖動?這也難怪,咱們“蜀山雪霽”自古就為“廬陽八景”之一。來,咱們打破“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的約定,邊走邊看!看這茂林修竹在大雪映襯下,頗有些怡情逸性之趣。

  大伙兒請注意了,那就是“萬物皆白,我獨紅”的楓樹林,在這茫茫雪海的襯托下,紅楓更紅了,故有“霜葉紅于二月花”之說。一路走來一路歌,不知不覺中我們就來到了蜀山頂,在此您是否有一種“我獨尊”的感覺?極目遠眺,合肥市在云霧的遮掩下,在白雪的'映襯中,若有似無,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置身仙境之感!向東,我們可以看到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內高樓林立;向西,烈士墓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其氣象之肅穆,隱現英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讓人欽佩!這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幾分浩然正氣!

  好了,請各位隨我下山!看完了大蜀山之景,聽了小梁的介紹,可有細心的朋友發(fā)現小梁沒告訴諸位蜀山之高?咱們蜀山不能與三山比高,不能與五岳比奇,其海拔僅為284米,可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清代顱州府學正朱弦詠蜀山“春山艷洽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光澹淡欲臥,惟其臥也,古雪霽神開,躍然有起色矣”,為歷代對大蜀山的評價之精髓!行至此,小梁不得不對各位說聲再見了,希望您有空多來這森林公園看看,沒準她那天就成了“火山森林公園”了哩!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1

游客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黃山風景名勝區(qū)。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鄭博文,大家叫我鄭某好了,我來自某某國際旅行社。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今天我就給大家重點介紹黃山的奇松吧。

  大家請看,黃山的.松樹能在巖山縫中生存生命力極強,它們形狀各異,姿態(tài)萬千: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樹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黃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外形更是特別:它的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等會兒我們還可以在那兒拍好,作為紀念。

  黃山的奇觀說不完看不夠,現在請大家盡情去欣賞黃山吧,大家在游覽的時候不要隨意丟垃圾,注意安全,祝大家玩的開心!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2

  在地勢獨特、風景優(yōu)美的績溪坑口村有一座古祠,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川胡氏宗祠,有關專家贊譽它是中國古祠一絕。

  據歷史記載,龍川是坑口村的古稱。村前有龍須山,村中有一條小溪(稱川)穿村而過,古稱龍川。后人認為小溪(又稱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龍可以暢溪,故改為坑口。這個傳說至今仍在百姓中流傳。龍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間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進,由影壁、平臺、門樓、庭院、廊廡、尚堂、廂房、寢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組成。宗祠采用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之感。

  對于胡姓兒孫來說,績溪是他們非常輝煌的一塊家園。唐代,績溪出了個散騎大將軍胡宓;宋代,出了個以兩劾秦檜而名垂青史的監(jiān)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過奕世尚書胡富、胡宗憲;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開文、紅頂商人胡雪巖;近代出了著名學者胡適;當代,出了國家副主席胡進 濤……這一個個名字,使青史留芳,為胡姓生色。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績溪全縣就有30座。

  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統宗,維護宗族的建宗法制的產物。對現今說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義,但它的木雕藝術卻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作為歷史文物來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觀賞價值。尤其是它的木刻花雕獨樹一幟,形成自有的藝術風格,可謂木雕藝術的一顆“明珠”,“古祠一絕”的含義也就在其中。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門樓、正廳落地窗門、梁勾梁托和后進窗門等4大部門,均以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yōu)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ǖ癫捎酶〉瘛㈢U空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技藝手法,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高大門樓的雕刻是以歷史戲文和龍獅相舞為主體的圖案構成。門樓22米寬斗拱承挑屋檐、翹首騰空。門樓前后兩間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結構嚴密,布局勻稱。方梁梁面雕刻“九獅滾球遍地錦”、“九龍戲珠滿天星”的精致圖案;兩旁則是內容各異的歷史戲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軍聽令,躍馬橫刀,一幅幅鏖戰(zhàn)沙場的畫面展現眼前,儀門上彩繪蔚遲恭、秦叔寶兩門神把守大門,兩旁石鼓相依,大獅對峙。

  越過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進(即正廳),乃是族長舉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徑166厘米的銀杏樹圓柱、柱基采用棗木刻成蓮花瓣托、架著大小54根冬瓜梁,結構為抬梁和穿斗式相結合,顯得威武壯觀。正廳的每根屋梁,兩端皆橢圓形梁托,梁托上雕刻著彩云、飄帶,中間分別鏤成龍、鳳、虎,檁上鑲嵌片片花雕,連梁鉤均刻有蟠龍、孔雀、水仙花、萬年青,仰首凝望,玲瓏別致。正廳兩側和上首的花雕更是別具一格。兩側各10扇落地窗門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為主體圖案,花形千姿百態(tài),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綻;有的亭亭玉立,隨風招展,有的平鋪水面,舒展如畫,無一雷同。更令人可愛的是花中有物,物中有景。荷花在池水中蕩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鳥翔藍天,魚潛水底,鴨戲碧波,還有蛙躍荷塘,鴛鴦交頸,把整個荷群畫面描繪得生動逼真,妙趣橫生……。正廳上首一排落地窗門的花雕卻是一幅“百鹿圖”,襯以各種山光水色,東南西北方的竹木花草,各種形態(tài)的梅花鹿在這里自如生活,有的悠悠漫步,有的受驚疾奔;有的回眸招侶,也有的仰首呦鳴;有的飲水溪畔,有的口銜靈芝;還有的幼鹿吮乳,母鹿撫舔,真是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登上臺階,來到古祠后進,這里又是一個“仙境”。一排排落地窗門全是花瓶雕刻世界,有六角、八角、半圓、菱形、大口、長頸等各種形狀,千刀細刻,精致可愛,瓶口刻有四季花卉,梅、蘭、竹、菊、牡丹、玉簪、海棠……,可謂“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大概是們對徽派木雕藝術的喜愛,又是人杰地靈的寶地,不少國內外人士和游客,出差皖南或游覽黃山,都要趕到此村游覽一番,加之品味。這座古祠的木雕藝術,每年吸引萬多名觀賞者。反過來又大展了古祠“明珠”的風采。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3

  安徽省簡稱“皖”,地處中國東部,位于東經114°54’- 119°37’和北緯29°31’- 34°38’之間,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qū),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200萬人。

  安徽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zhèn),并且分布有廣泛的水面,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和第三大河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和其它眾多湖泊分布于安徽中部,全省自北向南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崗、沿江平原、皖西山丘和皖南山丘等五個自然區(qū)。

  安徽地處南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區(qū),屬季風氣候類型,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且雨熱同季,并具明顯的時空分布差異,加上多樣的土地類型和豐富的森林、動植物和水產資源,適應農林牧漁業(yè)的多樣化發(fā)展。

  安徽不僅山河秀麗、物產豐富,而且文化璀璨、名人薈萃,曾孕育出老子、莊子、曹操、華陀等一大批杰出的'歷史文化名人;近現代也涌現出眾多的文學家、哲學家、企業(yè)家及科學家,華人第一位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就出生在安徽!拔锶A天寶、人杰地靈”是對安徽的真實寫照。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4

  佛子嶺水庫是建國初期我國自行設計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連拱壩水庫,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fā)電、航運,系治淮委員會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設計。指揮汪胡禎,政委張云峰。

  1952年1月動工,1954年11月建成,歷時2年又10個月。水庫位于淠河東源上游,壩址在巴山縣城西南17公里處,漫水河、黃尾河徑流入庫。壩下東淠流至兩河口與西得河上的響洪甸水庫泄水合流,經橫排頭、六安市、正陽關注入淮河,實際控制面積127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4.96億立方米,相應洪水位130米,汛期興利庫容1.2億立方米,死庫容1.25億立方一米,防洪標準為千年一遇。

  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輸水鋼管和發(fā)電廠四個部分組成。攔河列為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東岸端為重力壩,西岸端為平板壩,全長半5洼拱壩段長413。 5米,有20個垛和21個拱組成。1983年大壩加高1.5米,并加做防浪墻高1.1米后,壩頂高程由原來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墻頂高程由原來129.56米增至131.06米;壩高由原來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于東岸山凹,開敞式,1984年由原來5孔擴建為6孔,堰頂凈寬63.6米,孔寬10.6米,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鋼管3道,管徑l。975米,分別布設在13,14,15號垛內,泄量225立方米/秒。發(fā)電引水鋼管6道,供新老兩座電。廠輸水發(fā)電,合計發(fā)電流量98.25立方米/秒。

  水庫工程是在既無經驗、條件又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參加施工隊伍來自四面八方,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自治淮委員會、六安干部學校和大專院校應屆畢業(yè)生;軋鋼、灌漿、起重、運輸等技術工人來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來自六安、阜陽兩專區(qū)農民,中國人民解放軍改編的水利師咱始至終參與艱苦的工程,工地多上工人數達一萬余人。工程耗用鋼材8010噸,水泥6.3萬噸,共做土方99萬立方米,石方82萬立方米,混凝土23.9萬立方米。水庫大壩垛拱澆筑到頂后,當年經受洪水和6月17日10時15分5.25級地震考驗,安然如故。

  汛前檢查,發(fā)現拱面裂縫,東西壩頭滲水積水,次年9月底,放空庫水補縫加固。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5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黃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迎客松屹立在黃山風景區(qū)玉屏樓的青獅石旁,海拔1670米處。樹高9.91米,胸圍2.05米,枝下高2.54米。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地歡迎五湖四海的賓客來黃山游覽。游客到此,頓時游興倍增,紛紛攝影留念,引以為幸。

  迎客松作為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誼的'象征,早已蜚聲中外。我國國家領導人曾在人民大會堂的巨幅“迎客松”國畫前,接見過無數友好使者,同世界各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迎客松作為國之瑰寶,是當之無愧的。

  迎客松是黃山松的譽稱,系松科松屬的常綠喬木。黃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qū)、牯牛降自然保護區(qū)以及與浙、贛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帶均有分布。黃山松,其外形與我國華北、西北的油松極為相似,故過去一直被當作油松。1936年我國植物學家們來這里進行實地考察后,經鑒定認為,黃山松針葉短、微細,樹脂道的數量、位置與油松截然不同,是一新種,定名為黃山松(Pinus hwangshanensis)。1961年著名林學家鄭萬鈞等將黃山松與臺灣松合并為一種,改其學名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黃山松”這一中名。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6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下面有我來為大家介紹安徽的旅途景點!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取舊時的安慶、徽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長江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兩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陽、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慶、六安11市在皖北;黃山、池州、銅陵、宣城、蕪湖、馬鞍山6市在皖南。

  安徽大地錦繡多姿,文化古跡甚多,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F有5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其中黃山為安徽山水典范,區(qū)內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堪稱“四絕”,199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令世人矚目;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現存78座古寺廟,以佛教殿堂與皖南民居相結合而獨樹一幟;著名的'道教圣地齊云山,摩崖石刻、道教遺存和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矚目;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岳”的天柱山,雄奇靈秀兼?zhèn),?5峰、86怪石、18瀑等勝景;瑯琊山以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揚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為特色。

  除國家級景區(qū)外,還有1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7

  各位來賓,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游員,今天我將陪同大家一起去游覽大別山。

  大別山位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處,崇山峻嶺、層巒疊嶂,北挽淮河,南瀕長江,瞰至中原,其特殊地理位置極具戰(zhàn)略意義,因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大別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

  早在封建社會,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激起了廣大人民對統治階級的反抗。秦末,英布曾在這里領導廣大農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秦農民

  斗爭。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以大別山為依托,在浠水清泉鎮(zhèn)建立天會帝國,然后兵分四出,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如火如荼地在這里堅持數年之久。

  大別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山,這是由于大別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奮斗,前赴后繼以巨大的流血犧牲贏得了“大別山紅旗不倒”的歷史地位,為建立新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土地革命時期,全國三大起義之一的“黃麻起義”就發(fā)生在這里;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的紅四方面軍也誕生在這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也在這里戰(zhàn)斗。

  好了,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里,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地方都可以向我提出來,我們來共同探討。其余的時間呢,都留給大家拍照留念。請大家無必要再5:30以前返回賓館,大家可以從左邊這條路走,也可以原路返回。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8

  迎客松,是黃山標志性的景點。迎客松,位于黃山玉屏樓旁,至今已有八個世紀的歷史。

  黃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懸崖邊上有三大名松,即“迎客”、“陪客”、“送客”。其中,迎客松的名聲最響亮。一年四季都保持著青蔥,蒼勁有力。在樹干中部,有一根枝干伸出去,好比一個熱情好客的主人張開雙臂,歡迎賓客的到來,F在,迎客松儼然成為黃山的代表。

  就算沒有去過黃山的人一定也知道迎客松長什么樣子。因為上到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下至尋常老百姓的家里,都會懸掛印有迎客松的字畫,象征著和平友好,也表達著主人對來客們的熱情歡迎。

  據小編了解,黃山迎客松是全國唯一有專門警衛(wèi)看守的樹木。迎客松的'護理員每天要留心樹木的生長情況,及時發(fā)現它們的變化,并且給予相應的措施。白天的時候,護理員們還要站在迎客松的保護欄外面,提醒著游人們注意保護樹木,在林區(qū)內不要吸煙。

  迎客松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其外形,更是因為它所傳達的精神。它代表著自強不息、奮發(fā)拼搏、百折不撓、團結奉獻的精神。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志士為它撰寫詩篇,如:

  七律·黃山迎客松

  黃山愚人

  奇松矗立玉屏前,四季伴生云霧間。

  根下從無一撮土,青獅石上壽千年。

  滄桑閱盡國之寶,歲月輪回對御筳。

  舉臂廣迎四海客,和諧包納五洲賢。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19

  采石磯位于馬鞍山市區(qū)西南約5公里的采石公園里的翠螺山麓,古稱牛渚磯。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采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采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多次來采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F在在采石磯上建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是馬鞍山的旅游景點。

  游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huán)抱,海拔131米,猶如一只碩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間林木蔥綠,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洼,北邊山脊梁叫蝸牛尾,山勢險峻;南麓林木蔥郁,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布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螺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濃蔭簇擁,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筑。它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余年歷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建筑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采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筑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后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后為太白祠,由回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進門檐下兩壁嵌有一塊清代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進入大廳迎面大屏風繪有太白漫游來石圖,壁上掛著太白游蹤圖,樓上設兩尊黃楊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臥,還有太白手書拓本和各種版本詩集陳列,以及歷代名士文人的詩篇、楹聯、匾額和繪畫。 太白樓西側是廣濟寺。綠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寺僅剩的建筑,內供觀音菩薩像。閣前左側有一口“赤烏井”,是采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廣濟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歷史。亭內有數方珍貴的古碑。蛾眉亭據險而臨深,憑高而望遠,景色秀麗。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一塊平坦巨石為聯璧臺,此石嵌在蔥郁陡峭的絕壁上,伸向江中,險峻異常。民間傳說詩人李白是在這里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故又稱捉月臺或舍身崖。

  聯璧臺左下側的臨江絕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樸典雅。傳說東晉將領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卷起千堆雪,氣勢壯觀。亭西側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采石磯時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還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墓碑上鐫“唐詩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擁,芳草菲菲,環(huán)境幽靜。 三元祠,又稱三官洞,是采石磯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側巖下,洞傍山臨江嵌在崖壁間,下落無地,如自水出,江水拍擊洞邊崖壁,浪花飛濺,令人眩目。洞內上下兩層,洞內有洞,可通大江,環(huán)境別致,四季景色迥然各異,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內還設有茶室。

  馬鞍山市中心還有雨山湖公園,當涂縣境內有青山李白墓、天門山等名勝古跡。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20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國家重點風景區(qū)—瑯琊山。我是這里的地接導游某某,當然大家也可以叫我xxx。首先我代表瑯琊山景區(qū)的全體工作人員歡迎你們的到來,接下來我將帶領大家欣賞瑯琊的美、瑯琊的秀??大家知道瑯琊山因什么而出名嗎?嗯,是的,其實瑯琊山因為北宋時期大文學家歐陽修寫的著作《醉翁亭記》而聞名天下的,在《醉翁亭記》中開篇就贊美瑯琊山“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在2000年瑯琊山被評為國家旅游局批準為首批4A級旅游景區(qū)其主峰有大豐山、小豐山、花山、鳳凰山等其最高峰為花山海拔為331米,其他多為200至300米之間景區(qū)內有50多處泉眼,泉水清冽甘甜,還有瑯琊溪、深秀湖、鳳凰湖等溪流湖泊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此次游客朋友們的到來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瑯琊山南大門了,我們就從這里進去吧??現在我們便來到了瑯琊山的第一個景點了—瑯琊墨苑,它是種庭園建筑,展現在大家眼前的白墻黑瓦、飛檐翹角、亭臺軒廊、小橋假山等交錯體現的是蘇州園林的風格,自唐宋以來先后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辛棄疾等眾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大量的珍貴詩文,為了更好地展示這些瑯琊墨寶,所以景區(qū)的工作人員收集與整理了有關瑯琊山的.試詩、名人書畫200多篇篆刻于此,所以此地取名為“瑯琊墨苑”大家看這些書法字畫如行云流水氣勢磅礴體現了作者對瑯琊山的深情厚愛??現在我們大家沿這條山道向前走便來到了瑯琊山最著名的景點—醉翁亭,其實醉翁亭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在當時它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給游人歇腳的小亭子,但因歐陽修在此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從此便名揚天下,現在的醉翁亭占地約五千平方米,195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家看這個院門上“醉翁亭”三個字是清朝同治年間全椒人士書寫的,大家經過天井向東走便來到亭邊就到了醉翁亭,這是種歇山式建筑風格,飛檐翹角十六根立柱分立四方。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相關文章:

最新安徽經典導游詞范文05-29

安徽旅游導游詞07-05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08-28

安徽導游詞集合01-14

最新安徽黃山導游詞范文(通用17篇)11-27

安徽導游詞20篇06-14

安徽的屯溪老街導游詞08-02

安徽九華山導游詞_導游詞06-27

安徽九華山導游詞04-06

有關安徽景點介紹的導游詞06-14

南和县| 荃湾区| 安顺市| 从化市| 陇川县| 绍兴县| 柘城县| 玛纳斯县| 正阳县| 苏尼特右旗| 黄陵县| 济宁市| 轮台县| 乳源| 岳池县| 汾阳市| 沈丘县| 曲阳县| 塔河县| 平昌县| 仁布县| 交口县| 北京市| 宜都市| 德江县| 和平区| 宝山区| 西昌市| 克山县| 泾阳县| 阿拉善左旗| 增城市| 黄石市| 金湖县| 铁岭县| 分宜县| 蒙城县| 南江县| 余江县| 蕲春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