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令送春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王令《送春》翻譯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令《送春》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品原文
送春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閱讀題
1. “子規(guī)”的別名是什么?它常在什么季節(jié)啼鳴?
2. 子規(guī)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常借以抒寫悲情,在這首詩歌中所表現(xiàn)的是怎樣一種情感?
參考答案:
1. 別名杜鵑鳥,它常在暮春季節(jié)啼鳴。
2. 子規(guī)不停啼叫,不信喚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抒發(fā)頑強進取、執(zhí)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作品注釋
1.更:再,重。
2.檐:屋檐。
3.子規(guī):杜鵑鳥。
4.啼血:形容鳥類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鵑鳥的啼叫。
5.不信:雖則不信,然春去依舊
作品譯文
暮春三月,花謝了又開;低矮的屋檐下天天有小燕子飛來。子規(guī)鳥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只到啼出血來。它們不信春風呼喚不回。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的七言詩,表現(xiàn)了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詩的前兩句寫景為主,后兩句由景生情,抒發(fā)了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追求。
花落了雖又重開,燕子離去了還會回來,然而那眷戀春光的杜鵑,卻半夜三更還在悲啼,不相信東風是喚不回來的。
詩中的“落更開”描述了三月的花謝了又開,表現(xiàn)了春光未逝;“燕飛來”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飛來飛去,表現(xiàn)了春光生機猶在寫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機猶存的特點。
后兩句以擬人的手法來寫了杜鵑鳥,塑造了一個執(zhí)著的形象,借此表現(xiàn)自己留戀春天的情懷,字里行間充滿凄涼的美感。
東風就是指春風,子規(guī),杜鵑鳥經(jīng)常在暮春啼叫。
詩人用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來表達竭盡全力留住美好時光的意思,既表達珍惜的心情,又顯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自己頑強進取,執(zhí)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精神。這首詩的子規(guī)(杜鵑)與以往大部分詩里借喻哀傷,凄切的含義較不相同,帶有比較積極的意義。
作者簡介
王令(1032—1059),字逢原,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北宋詩人,因幼年喪父。王令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坐過。其少時尚意氣,后折節(jié)力學。不求仕進,以教授生徒為生,往來於瓜州、天長、高郵、潤州、江陰等地。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奉召晉京,途經(jīng)高郵,令投贈詩文,獲安石賞識,結(jié)為知己,之后文學知名。1059年(嘉祐四年)六月初二,年僅二十八歲的王令便在貧病交加之中離世而去。在極其短暫的一生,卻留下了480余首有價值的詩作,代表作有《廣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
【王令《送春》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王令送春原文翻譯及賞析08-19
王令送春古詩10-09
《送春》原文及翻譯賞析03-16
《送春 》原文及翻譯賞析03-21
送春原文翻譯及賞析02-23
《送春》原文及翻譯賞析06-23
蝶戀花送春翻譯賞析11-08
蝶戀花·送春原文,翻譯,賞析08-26
蝶戀花·送春原文翻譯及賞析10-13
蝶戀花·送春原文、翻譯及賞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