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匯編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名稱:《海馬爸爸生寶寶》
二、活動目標:
l激發(fā)幼兒對海洋生物的探索興趣。
l培養(yǎng)幼兒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爭辯的精神。
l引導幼兒了解海馬獨特的繁殖方式。
三、活動準備:
l故事磁帶。
l有關海馬知識的.圖片、卡片。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組織好幼兒。
基本部分:
討論:你是怎樣出生的?你知道小動物是怎樣出生的?猜一猜,有沒有動物是爸爸生出來的?
教師把故事將一遍,提問:海馬爸爸為什么能生小海馬?了解海馬的身體構造。
請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與教師一起講故事
幼兒自由觀看圖書等資料,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結束部分:教師總結,講評幼兒表現(xiàn)。
五、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讓幼兒注意搜集有關海馬的圖片和有關知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動物是孩子的朋友,是幼兒喜愛并樂于接受的事物,很多幼兒在家中也養(yǎng)著各種寵物,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每種動物都有其自身的運動特點,這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小動物來運動”這個活動,對動物的運動特點進行探索。
知識點:1、動物是運動健將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它們會跑、會跳、會爬、會攀……會做許許多多的事,有很大的本領,有的可是大自然中的運動健將。(1)跳遠健將:袋鼠,袋鼠一跳的距離可以達到十幾米。(2)跑步健將:獵豹,獵豹的跑步速度有時比人類的汽車還快。(3)游泳健將:海豚,海豚游泳的速度比現(xiàn)代核潛艇還快。(4)跳高健將:跳蚤,跳蚤能跳過自身高度的100多倍。(5)滑雪健將:企鵝,企鵝的滑雪速度可達每小時30公里。
2、生活中的小動物也會很多運動(1)跑――馬、羊、狗、貓(2)跳――兔、貓、青蛙(3)爬――烏龜、蛇(4)攀――猴(5)游――魚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小動物的運動特點,并模仿它們的動作。
2、聯(lián)想人類的運動項目與動物運動的相似之處。
3、樂于觀察與發(fā)現(xiàn),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運動方式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動物運動的圖片。
2、動物運動和人類運動的影片(由動物的運動、人的運動、人和動物的運動穿插三部分組成)
3、戶外鍛煉器材
活動過程:
1、它們怎樣動幼兒已經(jīng)自行收集了一些動物運動的圖片,他們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相關經(jīng)驗,正迫不及待的想要表達,所以活動的開始,教師可引導幼兒先交流自己收集的動物圖片。說一說圖上是什么動物?它是怎樣運動的?(幼兒可以邊說邊模仿動物們的動作)教師在活動中可穿插進行知識點的強調。
2、動物模仿秀幼兒自由模仿各種動物,比一比誰學得最像也可將幼兒分成幾組,各組選出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并模仿動物的動作,讓其他組的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
3、動物和運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很多運動項目與動物的運動很相似,有些就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可以通過比較、觀察,讓幼兒自行發(fā)現(xiàn)、思考其中的關系,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1)觀看動物運動的影片片斷提問:影片里都有哪些動物?他們在干什么?
。2)觀看人類運動的影片片斷提問:你看到了人們在做哪些運動?
。3)討論:動物的運動與人的運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觀看人的運動項目和動物的運動穿插對比的影片片斷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人們從動物的.運動中得到啟發(fā),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強壯,就模仿動物的運動,創(chuàng)造了很多運動項目。如:游泳、拳擊、賽跑、蕩秋千等。
。5)引導幼兒找一找:還有哪些人類的運動也是受到了動物運動啟發(fā)?
活動反思:
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活動的機會,使幼兒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在了解幼兒興趣、經(jīng)驗、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在自由且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探索動物的運動特點引導幼兒聯(lián)想人類的運動項目與動物運動的相似之處。在活動中,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也進一步發(fā)展幼兒跑、跳、爬、攀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能仔細觀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及生長過程。
2、樂于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準備:
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蝌蚪若干。
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種春天里的動物朋友,你猜一猜它會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我們來請它出來好嗎?(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蝌蚪”)
(2)你在哪兒也見到過小蝌蚪呢?它長得什么樣?
2、觀察、認識蝌蚪。
(1)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師在每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會兒請你可以輕輕的走過去,先仔細觀察一下小蝌蚪的樣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動的?(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學一學小蝌蚪不同的動態(tài)。)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配合身體動作表演一下。
。3)小結:小蝌蚪長著圓圓的、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著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東來游到西,真快活呀!
3、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什么嗎?(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
。2)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赐旰笞層變涸賮碚f說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
。4)小結: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消失,最后就變成了一只青蛙。(邊小結變播放多媒體課件)
4、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1)放背景音樂,教師說:“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在池塘里產下了一個又一個蛙卵。”
。2)師說:“天氣緩和了,蛙卵動起來了,變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開心!”(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雙手環(huán)胸學小蝌蚪游泳的樣子)。
(3)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后腿。(教師和幼兒兩腿向后踢)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開心了!保ń處煄ьI幼兒學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前腿。”(教師和幼兒伸雙臂)四個腿都長齊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陸地上去找食物吃。”(學小青蛙抓蟲子吃)
。5)師說:“尾巴慢慢變短了(用手假裝尾巴越來越短)終于變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保ń處煄ьI幼兒學蛙跳)
5、提升經(jīng)驗,保護青蛙
。1)小青蛙有一個很大的本領,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捉田里的害蟲)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蟲都捉掉,保護莊稼,那如果我們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來保護青蛙呢?
。3)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辦法,真了不起,請你回去后把你的好辦法告訴更多的朋友,好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
2.幼兒能夠把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課件:迎春花的.變化。
2.課件:小蝌蚪的生長變化。
3.課件: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4.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叫我寶寶,后來,我慢慢長大了,變成一個大姑娘,你們說我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樣?
2.請小朋友尋找自身的變化。
二、找教室里的變化幼兒去教室四周圍找,找到后逐一講述。
三、尋找教室外的變化幼兒結伴商量后再講述。
四、課件。
迎春花的變化通過課件演示,幼兒觀察迎春花的變化。
五、課件。
小蝌蚪的生長變化
六、課件。
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七、畫漸變圖幼兒畫好以后互相交流。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欣賞故事表演,從中感知、理解二等分。
2.在進行二等分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初步嘗試運用尺子進行簡單測量。
活動準備:
頭飾(狐貍一個、狗熊兩個),點心一塊,紙制圖形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尺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1.三位教師表演故事《狡猾狐貍分蛋糕》,請幼兒觀看,激發(fā)幼兒二等分的興趣。
2.幼兒運用紙制圖形進行二等分。
。1)教師繼續(xù)引用故事情節(jié),引領幼兒熟悉操作材料,明白操作意圖。
(2)幼兒自由進行操作。教師分別觀察、引導。
。3)在幼兒等分成功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不同的,分的方法的`嘗試(撕、剪、裁、彈)鼓勵幼兒進行多次二等分。
3.在進行二等分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初步嘗試運用尺子進行簡單測量。
4.鼓勵幼兒請教觀摩教師尺子的使用方法,隨意選擇活動室的物品進行簡單測量。
5.在幼兒充分嘗試后,活動以狐貍認輸自然結束。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好奇心和探索欲。
2.積極參與談話交流,能語句完整的表述意見。
3.理解雨的形成過程,知道安全的避雨方式。
活動準備
1.圖片—雨怎么形成
2.聲音—下雨(淅瀝瀝,嘩啦啦)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下雨的聲音
教師:小朋友,仔細聽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了)
2.分別播放大雨和小雨的`聲音
下大雨時是什么聲音?(嘩啦啦)
下小雨時是什么聲音?(淅瀝瀝)
二、展開
1.雨是怎樣形成的。
。1)觀察圖片:雨是怎樣形成的
對比觀察兩幅圖片,感知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雨。
。2)看了圖片以后,你知道雨水是怎樣形成的嗎?
。ㄓ變鹤杂捎懻摚
小結:空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不斷受熱升到空中,聚集在云朵里,水蒸氣越積越多,
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點,小水點相互碰撞、并合,變得越來越大,
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便會降落下來,也就是下雨了。
2.雨水的作用。
提問:(幼兒討論)
(1) 雨水對動物有什么好處?
(2) 雨水對植物有什么好處?
。3) 雨水對人類有什么好處?
小結:雨水可以使種子發(fā)芽、促進植物生長。
雨水可以匯成小河和湖泊使動物們喝上水。
雨水可以凈化空氣,給人們帶來舒適的環(huán)境,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種都離不開它。
3.安全的避雨方法。
。1)下雨的時候,你是怎樣做的呢?
。ㄗ層變赫f一說自己是怎樣避雨的。)
。2)小結:下雨的時候有時會電閃雷鳴,人們不能站在大樹下避雨,
因為樹被雨水淋濕后會傳電,會引來雷電,很危險。
下雨的時候不能站在戶外打手機,
因為這樣會引雷電擊身,很危險。最好的方法在商場內避雨。
三、結束
教幼兒繪制雨水形成示意圖,鞏固所學知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指出“能發(fā)現(xiàn)事物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并嘗試創(chuàng)造新的排列規(guī)律”。所以我設計了這次數(shù)學繪本《蜈蚣叔叔的襪子》,讓孩子們掌握ABB和AAB的規(guī)律排序。
活動目標:
1.在繪本中感受蜈蚣叔叔襪子的特別,學習按ABB或AAB的規(guī)律排序。
2.嘗試用不同的組合形式創(chuàng)新規(guī)律排序,并會用語言表達。
3.體驗繪本教學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PPT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討論蜈蚣特征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蜈蚣嗎?知道它最特別的地方是哪里呢?
小結:它的腳很多。
二、觀看圖片,學習規(guī)律排序
1、初次發(fā)現(xiàn)ABAB的規(guī)律排序
這里有一只蜈蚣叔叔,瞧它的腳上穿著什么?
這些襪子一樣嗎?
誰來說說這些襪子的顏色?
這些襪子的排列有什么秘密?
小結:蜈蚣叔叔是個有名的帥哥,因為每次出門它總會搭配各種襪子,這次出門蜈蚣叔叔把襪子是這樣排列成一紅一藍的規(guī)律,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干凈、整潔。
2、繼續(xù)感知規(guī)律排序
。1)學習AAB的規(guī)律排序
瞧,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蜈蚣叔叔這會兒想干嘛?襪子呢?
誰會幫助它?
嘟嘟是怎么幫助蜈蚣叔叔穿襪子的?
猜猜接下來會是什么顏色?
小結:嘟嘟幫蜈蚣叔叔把襪子是這樣排列成兩藍一綠的規(guī)律,看上去也非常的干凈、整潔。
。2)學習ABB的規(guī)律排序
蜈蚣叔叔說我每天穿襪子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它心情好的'時候還會這樣穿。
誰能接著往下排?
小結:蜈蚣叔叔每天出門都會穿上不同顏色的襪子,而且襪子的順序都是有規(guī)律的,有時按照一紅一藍的規(guī)律,有時按照兩藍一綠的規(guī)律,有時按照一藍兩綠的規(guī)律。
三、操作練習,鞏固規(guī)律排序
1.交代要求,幼兒嘗試創(chuàng)新排序。
如果你是嘟嘟,你會選擇哪兩種顏色、按照什么規(guī)律幫他穿好襪子呢?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四、結束評價,體驗活動樂趣
你們都很棒,用了不同的方法幫助蜈蚣叔叔穿好了襪子,蜈蚣叔叔非常感謝你們,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其實是一本好看圖書,它的名字叫《蜈蚣叔叔的襪子》,下次老師帶你
們一起去閱讀這本書吧!
反思:這是第一次上繪本數(shù)學,一開始備課的時候我去網(wǎng)上找了一些備好的教案,他們的教案都是把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給寫入了教案,然后我就照著他們的修改,可是在上課之給學科組的老師們看教案的時候她們發(fā)現(xiàn)我的教案太長了,太羅嗦了,對我說我上的課不是數(shù)學課了,到是像語言課,我們只是借住繪本中的一個情境來進行教學,之后就開始重新修改,湯老師和夏老師幫助我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地過,每個提問都要有針對性,環(huán)環(huán)要緊扣,語言也要精煉一些,今天上下來之后覺得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順暢的,孩子們的掌握程度還是蠻高的,但是一堂課中我顯得太主動了,什么都幫他們想好了,什么都告訴了他們,其實可以完全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其中的一些小秘密,讓他們自己敘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知識,在操作的時候不應該用PPT,應該讓孩子上前來操作,師幼互動起來,而不是自己光點點圖片,在最后也沒有回歸到繪本中,顯得有些脫節(jié)了。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痹谖覀冮L興泗安鎮(zhèn)有一個揚子鱷保護區(qū),作為長興的孩子對家鄉(xiāng)的揚子鱷有一定的了解,為家鄉(xiāng)有一個揚子鱷保護區(qū)而感到驕傲、自豪。因此,我設計了《親親揚子鱷》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揚子鱷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慣,萌發(fā)觀察興趣。
2、知道揚子鱷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我們家鄉(xiāng)有一個保護區(qū),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有關揚子鱷的ppt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導入課題。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誰生活在這里?
二、分段播放ppt,進一步了解揚子鱷。
討論:1、揚子鱷長什么樣子?它的身上是什么顏色的?
2、揚子鱷生活在什么地方?怎樣走路的?
3、看,這是什么呀?(揚子鱷一動不動地趴在水草上。像根爛木頭。)
4、揚子鱷喜歡吃什么?
教師小結:揚子鱷身長有2米左右,頭扁扁的,有四條短短的腿,一條拖在地上的尾巴,是暗灰色的,還有一點不明顯的談顏色橫帶。它喜歡生活在水里,在江湖、水塘邊挖洞來住,常常爬到岸上曬太陽,揚子鱷喜歡吃螺絲、青蛙、蝦、及老鼠、鳥類,遇上較大的動物它會用粗硬的尾巴把小動物打死后再吃。它是肉食動物,和老虎、獅子一樣是兇猛的動物。
三、愛護揚子鱷
1、教師簡單介紹家鄉(xiāng)的'揚子鱷保護區(qū)。
提問:作為一名小主人,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家鄉(xiāng)的揚子鱷。(聯(lián)系實際生活)
2、小結:揚子鱷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因為它在我們地球上的數(shù)量很少。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它、保護它,不能捕殺它。
四、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qū)中讓幼兒設計保護揚子鱷的標志圖。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受管子的多樣性,了解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意大膽探索實驗,并根據(jù)結果總結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尋找自己認為是管子的東西。
物資準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管子;水、豆子等游戲材料;茶杯和茶。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感知管子在顏色、形狀、長短、粗細、軟硬、光滑與粗糙等方面的不同。
師:昨天我們小朋友都去尋找管子了,你們找到的管子和老師找到的管子都在這兒,等會請你們找個好朋友一起去用小眼睛仔細地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捏一捏,把幾根管子放在一起比一比這些管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1、幼兒操作比較。(教師和幼兒進行個別交流)
2、互相交流、學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的經(jīng)驗。
師:誰來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管子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請兩個小朋友一起來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從管子的顏色、形狀、長短、粗細、軟硬、光滑與粗糙等方面來回答。并在過程中發(fā)起兩兩互動或全班互動)
3、小結。
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發(fā)現(xiàn)了管子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顏色不一樣,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形狀不一樣,用小手摸一摸,有些管子軟軟的會跳舞,有些管子硬硬的會唱歌。有的摸起來一棱一棱的,有的摸起來光光的、滑滑的,放在一起比一比,還發(fā)現(xiàn)管子的長短不一樣,粗細也不一樣。這些管子真有趣,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它們都有一個一樣的.名字——叫管子。
二、了解管子中間空,東西可以通過的本質特征。
1、通過游戲了解管子中間是空的。
師:你們愿意和管子做游戲嗎?這里有水和管子,等會可以用水和管子做游戲;這里呢,還有豆子和管子,可以用豆子和管子做個鉆山洞的游戲;這里還有茶,能不能用吸管喝到茶,能不能用茶吹泡泡呢?小朋友輕輕地去找一個游戲玩一玩。玩過以后可以再去玩一玩別的游戲。
2、幼兒交流游戲的玩法和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你剛才是用管子和誰做游戲的?你是怎么玩的?
3、小結: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發(fā)現(xiàn)了管子的秘密:水、氣、彈珠都能從管子里面出來,管子中間是不是空的呢?(空的)管子真奇妙,所有管子中間都是通的,里面空空的。
三、拓展經(jīng)驗,了解管子的用途
1、教師: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見到過管子?它們是干什么用的?
2、播放多媒體課件。
3、小結:日常生活中管子的用處可多了,浴室有、洗衣機上有,空調上有,抽油煙機上也有,汽車上、摩托車上,還有下水道管子呢……它們可以用來通水、通氣、通油、通電線等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就連我們的身體里也少不了它,比如血管、氣管、腸子等。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究磁鐵吸鐵的現(xiàn)象,喜歡玩磁鐵
2.嘗試運用磁鐵的特性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興趣和思維能力
材料準備
1.人手一快磁鐵,每組數(shù)種材料(內有積木、塑料管 雪花片、釘子、鈴鐺、玻璃珠、小剪刀、瓶蓋、鐵夾、掛墜等)
2.圖片兩張
3.四種游戲材料
活動指導
1.出示磁鐵,引出課題
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ǔ鍪敬盆F),你們認識嗎?
請大家把新朋友跟擺在面前的木頭、塑料比一比,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這個新朋友比塑料和木頭沉,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磁鐵(幼兒重復一遍),它特別好玩。
2 . 幼兒探索活動
老師:磁鐵特別好玩,你會發(fā)現(xiàn)它有許多的'秘密,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 東西,請大家試一試。
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剛才,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舉手說一說?
小結:磁鐵會吸鐵制品,磁鐵會吸鐵,平時,我們也叫它吸鐵石。
3. 動腦筋、想辦法
-打撈小汽車-
一個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車弄丟到金魚缸里去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想辦法把它打撈上來。(不能直接用手)
-擺圖片-
老師有兩張漂亮的圖片想擺在鐵板上給小朋友看,可它老丟下來,怎么辦呢?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1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水》03-25
中班科學活動紙教案03-26
中班科學活動《風》教案10-29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03-04
中班科學活動《水》教案08-08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竹筍11-22
中班科學活動《水》教案03-29
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玉米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