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唐詩原文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聽蜀僧濬彈琴唐詩原文及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云暗幾重。
注釋
⑴蜀僧濬:即蜀地一位名叫濬的僧人。李白另有《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詩,“蜀僧濬”“仲濬公”疑為同一人。
、凭G綺(qǐ):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琴名“綠綺”。
、嵌朊挤澹荷矫,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兩山峰相對,望之如蛾眉,故名。
、纫唬褐~,用以加強語氣。揮手:這里指彈琴。
、扇f壑(hè)松:形容琴聲如無數(shù)山谷中的松濤聲。琴曲有《風入松》。壑,山谷。這句是說,聽了蜀僧濬的琴聲好像聽到萬壑松濤雄風。
、省翱托摹本洌褐^琴心優(yōu)美如流水,一洗詩人客中郁結的情懷。客,詩人自謂。流水,用伯牙事!读凶印珕枴罚骸安拦纳,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焙笫酪蛞浴案呱搅魉庇鞲哐诺臉非蛑綦y得。
、蒜彭懀褐盖俾曗乓簟H胨姡褐^琴音與鐘聲混和。霜鐘,指鐘聲。
⑻“不覺”句:意謂因為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天就暗下來了。
、颓镌疲呵锾斓脑撇。暗幾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2-4]
譯文
蜀僧濬懷抱一張綠綺琴,他是來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仿佛聽到萬壑松濤風。
我的心靈像被流水洗滌,馀音繚繞和著秋天霜鐘。
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創(chuàng)作背景
詹锳《李白詩文系年》認為,此詩乃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李白在宣城(今屬安徽)期間所作。裴斐《李白年譜簡編》也從其說。
鑒賞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闭f明這位琴師是來自四川峨眉山下。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四川奇麗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壯闊胸懷,激發(fā)了他的藝術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在他的詩里。
他對故鄉(xiāng)一直很懷戀,對于來自故鄉(xiāng)的琴師當然也格外感到親切。因此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xiāng)。“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這里用來代指名貴的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表現(xiàn)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三四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皳]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說:“伯牙揮手,鐘期聽聲。”“揮手”二字就是出自嵇康之作!盀槲乙粨]手,如聽萬壑松”,這兩句以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如聞這極其鏗鏘有力的琴聲。
“客心洗流水”,這一句就字面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其中包涵著一個古老的典故!读凶印珕枴罚骸安郎乒那,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詩人借此表現(xiàn)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翱托南戳魉蔽鍌字,很含蓄且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馀響入霜鐘”“ 霜鐘”出于《山海經·中山經》: “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惫弊ⅲ骸八祫t鐘鳴,故言知也!薄八姟倍贮c出時令,與下面“秋云暗幾重”照應!扳彭懭胨姟,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列子·湯問》里有“馀音繞梁欐,三日不絕”的話。宋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里用“馀音裊裊,不絕如縷”,形容洞簫的馀音。這都是指樂曲終止以后,入迷的聽者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所產生的想象。“馀響入霜鐘”也是如此。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鐘聲共鳴著,這才發(fā)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痹娙寺犕晔裆畯椙,舉目四望,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疊疊,布滿天空。
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在于除了“萬壑松”之外,沒用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xiàn)聽琴時的感受,表現(xiàn)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松”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lián)想到萬壑松聲,聯(lián)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受。
律詩講究平仄、對仗,格律比較嚴。而李白的這首五律卻寫得極其清新、明快。其實,無論立意、構思、起結、承轉,或是對仗、用典,都經過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著痕跡罷了。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的藝術美,比一切雕飾更能打動人的心靈。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唐詩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賞析08-19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譯文及賞析09-10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翻譯及賞析11-30
賞析李白的古詩《聽蜀僧濬彈琴》06-24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賞析2篇09-23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歌鑒賞10-05
李白詩詞《聽蜀僧濬彈琴》的詩意賞析06-24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8-08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唐詩鑒賞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