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答案丁玲
做閱讀題要提取關鍵詞句。無論哪類文章,都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就是文中的關鍵段落、關鍵段落中的關鍵詞句,這些關鍵詞句有的提示文章的主旨,有的點明文章說明的對象的特點,有的則是文章的論點。像這樣的詞句常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的段落中,閱讀時要特別注意。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答案丁玲 1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原文
丁玲
、僖粔K骯臟的云成天蓋在頭上,微微地下著一點看不見的細雨,打濕了地面,那輕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飄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來就沒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覺得悶在窯洞里的日子太長。
②就在這樣的風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著難的。前天我想起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剛逝世不久的蕭紅。
、凼捈t和我認識的時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見她,她的蒼白的臉,緊緊閉著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jīng)質(zhì)的笑聲,使我覺得很特別,而喚起許多回憶,但她的說話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為一個作家的她,為什么會那樣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純潔和幻想吧。
④我們相處了一個春天,彼此都很親切,并不感覺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們盡情地在一塊兒唱歌,每夜談到很晚才睡覺。當然我們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不是沒有差異。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會因為不同毒見或不同嗜好而爭吵,而揶揄。我們痛飲過,我們也曾在風雨之夕互相傾訴。然而現(xiàn)在想來,我們談得是多么地少啊!我們似乎從沒有談到過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卻以為她從沒有一句話是失去了自己的,因為我們實在都太真實,太愛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但我仍會覺得我們是談得太少的,因為,像這樣無妨嫌、無拘束、不須警惕著談話的人是太少了啊!
、菘箲(zhàn)開始后,勞累奔波使她迷茫,不知在何處安頓自己的生活。延安雖不夠作為一個寫作的百年長計之處,然在抗戰(zhàn)中,可以使一個人少顧慮于日,嵥椋蛘邥顾芨】敌。但蕭紅卻南去了。
、尬覀兎质趾,就沒有通過一封信。端木曾來過幾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告訴我,蕭紅因病始由皇后醫(yī)院遷出。不知為什么我就有一種預感,覺得有種可怕的東西會來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說:“蕭紅決不會長壽的!碑斘艺f這話的時候,我是曾把眼睛掃遍了中國我所認識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種無言的寂寞。能夠耐苦的,不依賴于別的力量,有才智,有氣節(jié)而從事于寫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卟恍业氖俏业蔫綉n竟成了現(xiàn)實,當我昂頭望著天的那邊,或低頭細數(shù)腳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壓制我喪去一個真實的同伴的嘆息。
⑧生在現(xiàn)在的世界上,死對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損失。因為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遺法,從此你的話語和文學將更被歪曲,被侮辱:聽說連未死的胡風都有人證明他是漢奸,那么對于已死的人,當然更不必賄買這種無恥的人證了。魯迅先生的“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詮釋。那么《生死場》的命運也就難免于這種災難。
、嶂灰一钪笥训腵噩耗一定將陸續(xù)地壓住我沉悶的呼吸。尤其是在這風雨的日子里,我會更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壓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為著你們的安慰和光榮。哪怕就僅僅為著你們也好,因為你們是受苦難的勞動者,你們的理想就是真理。
、怙L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邊的山頭上,明天將有一個暗天。我為著明天的勝利而微笑,為著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燈,平靜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文章有刪減)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題
11.文章第一段中有關“風雨”的描寫有何作用?(4分)
12.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蕭紅的性格特點。(6分)
13.賞析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4分)
(1)當我昂頭望著天的那邊,或低頭細數(shù)腳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壓制我喪去一個真實的同伴的嘆息。(2分)
(2)風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邊的山頭上,明天將有一個晴天。(2分)
14.結合文章對蕭紅的回憶,探究作者蘊含其中的豐富的思想感情。(6分)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答案
11.(4分)內(nèi)容上點題,營造寂寞苦悶的氛圍,奠定傷感的感情基調(diào);結構上引起下文,與下文中的“風雨”相呼應。(內(nèi)容、結構各2分)
12.(6分)
、俪醮我娒,作者從外貌、動作、笑聲、交談等方面來寫蕭紅,寫出了蕭紅自然而真率、少于世故、純潔愛幻想特點(2分);
、趯懪c作者相處的過程,突出了蕭紅真實、親切、包容、容易相處的特點(2分);
、鄯质忠院,作者將其與一般女性對比,突出了蕭紅能耐苦,獨立,有才智,有氣節(jié)的特點(2分)。(只有性格概括,沒有分析,最多不超過3分)
13.(4分)
(1)該句用運用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俯仰之間難以自釋,形象地寫出了得知蕭紅去世后內(nèi)心深處時刻無法排遣的悲哀。(2分)
(2)這是象征的手法。作者告訴人們陰霾終將散去,歷史必將還蕭紅一個清白,給蕭紅一個公正。(2分)
14.(6分)
、倩貞浥c蕭紅的交往過程,表達了對蕭紅的贊美、惋惜與懷念之情;
、诿鎸κ捈t死后遭遇不公,表達了對被御用文人歪曲的不滿與憤慨;
、壅雇磥,表達了為朋友、為真理堅持到底的決心,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每點2分)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答案丁玲 2
閱讀理解
內(nèi)容概括:文章開篇通過對風雨天氣的描寫,營造出沉悶的氛圍,引出對蕭紅的回憶。作者與蕭紅于1938年春初相識,相處一個春天,彼此親切,雖有差異但能理解。抗戰(zhàn)開始后,蕭紅生活迷茫,未選擇延安而南去。分手后兩人未通信,作者預感蕭紅不會長壽,不幸預感成真。作者感慨蕭紅死后話語和文學將被歪曲侮辱,表達對她的懷念以及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憤慨,最后展望未來,表達堅持的決心和對光明的信念。
人物形象:蕭紅是一個自然而真率、少于世故、純潔愛幻想的人。從初次見面時她蒼白的臉、緊閉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jīng)質(zhì)的笑聲,以及自然真率的說話方式可以看出。在與作者相處中,表現(xiàn)出真實、親切、包容、容易相處的特點,她們能盡情唱歌、徹夜長談且互不爭吵揶揄。分手后與一般女性對比,突出蕭紅能耐苦,獨立,有才智,有氣節(jié)。
情感表達:作者表達了對蕭紅的贊美、惋惜與懷念之情,如回憶交往過程中對蕭紅性格的欣賞及對其早逝的痛心。面對蕭紅死后遭遇不公,作者流露出對被御用文人歪曲的不滿與憤慨。同時,作者展望未來,表達了為朋友、為真理堅持到底的決心,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寫作手法:
環(huán)境描寫:開頭的風雨描寫,如“一塊骯臟的云成天蓋在頭上,微微地下著一點看不見的細雨”,不僅點題,營造寂寞苦悶氛圍,奠定傷感基調(diào),還象征社會風雨,是全文線索。
細節(jié)描寫:如“當我昂頭望著天的那邊,或低頭細數(shù)腳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壓制我喪去一個真實的同伴的嘆息”,通過俯仰之間的動作細節(jié),生動形象地寫出得知蕭紅去世后內(nèi)心無法排遣的悲哀。
象征手法:“風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邊的山頭上,明天將有一個晴天”,象征陰霾終將散去,歷史會還蕭紅清白與公正。
答案
1. 文章第一段中有關風雨的描寫有何作用?
內(nèi)容上:點題,描繪了壓抑沉悶的天氣狀況,營造出寂寞苦悶的氛圍,奠定了全文傷感的感情基調(diào)。
結構上:引起下文對蕭紅的回憶,與下文多處提到的風雨相呼應,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同時,“風雨”還具有象征意義,表面指自然風雨,更象征著當時黑暗壓抑的社會環(huán)境。
2. 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蕭紅的性格特點。
初次見面時,從外貌、動作、笑聲、交談等方面,可看出蕭紅自然而真率、少于世故、純潔愛幻想,如她蒼白的臉、緊閉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jīng)質(zhì)的笑聲,以及說話自然真率。
與作者相處過程中,體現(xiàn)出真實、親切、包容、容易相處的特點,她們能盡情唱歌、徹夜長談,不因不同意見或嗜好而爭吵揶揄。
分手以后,作者將其與一般女性對比,突出蕭紅能耐苦,獨立,有才智,有氣節(jié)。
3. 賞析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
“當我昂頭望著天的那邊,或低頭細數(shù)腳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壓制我喪去一個真實的同伴的嘆息!保哼\用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昂頭”“低頭”等動作生動地展現(xiàn)了作者在得知蕭紅去世后,內(nèi)心深處時刻無法排遣的悲哀,俯仰之間都難以自釋,將這種悲痛之情表現(xiàn)得細膩而深刻。
“風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邊的山頭上,明天將有一個晴天!保哼\用象征的手法,“風雨已!毕笳髦庼步K將散去,“朦朧的月亮”和“明天將有一個晴天”象征著歷史必將還蕭紅一個清白,給她一個公正,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念。
4. 結合文章對蕭紅的回憶,探究作者蘊含其中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回憶與蕭紅的交往過程,表達了對蕭紅的贊美、惋惜與懷念之情。作者欣賞蕭紅的性格,對她的早逝深感痛心。
面對蕭紅死后遭遇不公,如話語和文學被歪曲侮辱,表達了對御用文人的不滿與憤慨,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
展望未來,作者表達了為朋友、為真理堅持到底的決心,“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壓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為著你們的安慰和光榮”,體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相信光明終將到來。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答案丁玲】相關文章:
丁玲散文《風雨中憶蕭紅》09-04
《風雨中憶蕭紅》閱讀答案10-28
風雨中憶蕭的閱讀答案10-13
魯迅與蕭紅的閱讀答案11-25
《魯迅與蕭紅》的閱讀答案11-14
蕭紅《初冬》的閱讀答案12-05
蕭紅《初冬》閱讀答案10-17
《魯迅與蕭紅》閱讀答案11-29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閱讀答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