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成長事例素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成長作文的素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成長作文的素材,歡迎大家分享。
文學與成長(一本書挽救了一個小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每天都要秘書給他讀來自各地的信件。一天,有一封特別的信引起了他的興趣:“敬愛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您好!我是一個小偷,在火車上偷了一只皮箱,打開一看,見有一本書,書名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隨手翻翻,沒想到竟放不下手,以至一口氣讀完了。我深深被小說主人公所感動,決心向保爾·柯察金學習,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把有限的生命獻給共產主義事業(yè),臨終時,絕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終身……”
秘書讀到這里,奧斯特洛夫斯基高興得笑了起來。
誠實與成長(櫻桃樹的故事)
傳說華盛頓小時候曾把父親心愛的一棵櫻桃樹砍倒了。父親回來發(fā)現(xiàn)后,質問家人:“這是誰干的好事?”華盛頓心里有點緊張,但想了之后,還是勇敢地走到父親面前,帶著羞慚的神色說:“爸爸,是我干的!”父親反問道:“小鬼,把我心愛的櫻桃樹砍倒了,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嗎?”華盛頓見父親怒氣未消,便回答說:“可我告訴你的是一個事實呀!”父親聽后,不但沒有懲罰華盛頓,反而贊揚說:“承認錯誤是英雄行為,要比一千棵櫻桃樹還有價值。”
成長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拉孟伊卡哈改過自新)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西班牙的醫(yī)學家桑迪雅哥·拉孟伊卡哈自小生在一個外科醫(yī)生家里,由于好逸惡勞而不愿學習,在校各門功課都不及格,因偷錢被學校開除后,又結識了慣偷而游蕩于外。待他回到家中,父親被活活氣死,鄰居也無人理他。壓力終于使他幡然悔悟,就此刻苦攻讀,高中畢業(yè)已名列前茅,入大學后更加發(fā)憤,25歲成為母校的首席醫(yī)學教授,后因學術上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立神經細胞學說于1960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金,成為聞名于世的醫(yī)學家。
成長句子
1、成長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在挫折中成長,也有人在等待中成長;蛟S,在卡通中成長是最快樂的一種方式吧!
2、每一個人都要閱歷成長的歷程。并且每一個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快速的成長起來。然而,成長的空間常常太狹窄。使咱們沒法鋪開自我,開展真正的同黨飛往藍天。
3、成長,帶給我們的是什么?是堅持、是震驚、是感動、是悲傷。成長的路上沒有什么?成長路上沒有長短,成長路上無捷徑。
4、成長,有人為它感到快樂,無比期待;有人卻為它感到煩惱,無比厭惡。
5、時間把人改變了很多,彼此記下,記錄自己成長的足跡。
6、你以為你還沒長大,其實別人早已不再把你當成小孩。
7、當你看到別人在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傷心,其實別人只是比你會掩飾。
8、成長是一條很曲折的路,很難走,長著很多的荊棘,因為成長的路上需要挑戰(zhàn)和堅持的太多,所以成長路上無捷徑。
9、笑迎坎坷,一蓑煙雨助成長。朋友們,讓我們在磨礪中成長,在磨礪中堅強把!
10、在磨礪中成長,人生回味無窮,生命因此而絢麗,它使人堅韌與頑強,讓我們茁壯成長。
11、現(xiàn)實,教會我們成長。時間,卻教會我們珍惜。
12、人生不長,不過就是那么一瞬目的間隙,有時候短到我們還來不及看清這個世界,一切就蕩然無存。
13、我們總是在計較自己付出了多少,對應的又得到了多少。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計算過自己曾經擁有過的,以及自己珍惜的,或者即將珍惜的。
14、我時常在想,在這個時空,我還有多少時間用來消磨,又有多少時間用來努力或者是遇見。
15、看慣了各種生離死別,終于不再為這樣的場景傷感,那樣的淡然,讓人覺得冷漠。亦或是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16、越長大,身上的責任就越多,多到讓人不知道怎么去面對這一切,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去跟別人交談。那些只有自己在意的東西,就像尼龍線打的死結,纏繞整個思緒。
17、不是每一段回憶都應該如童話般美麗嗎,還是說我只看到了童話故事華麗的外表,而忽略了那一顆顆惡毒的心?
18、也許總是在相信那些純真年代的美好之后,才忘記了該如何前行,忘記了要欣賞沿途的風景,錯過了記錄最美的年華。
19、許是在很多年以后,可以在很多人身上看到我們當年的影子,還有那些輕舞飛揚的歲月。
20、生命輕的像流沙,風一揚便可散落天涯。
21、整理好心情,開始一段屬于自己一個人的旅行,做個背包客,看一看在這個小得只用雙眼便可看遍的世界角落的人間冷暖。
22、用指尖,記錄眼角的世界。也許,在這場盛大的視覺旅途盛宴里,會有一場夢幻般的邂逅。
成長名人故事
張衡:從好奇少年到天文巨匠
東漢建初三年,張衡出生在南陽郡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張堪曾是備受贊譽的清廉官員,其品格深深影響著幼年的張衡。盡管家境貧寒,張衡自幼便展現(xiàn)出對知識的強烈渴望。他既癡迷于文學和道德哲學書籍,又對自然科學讀物愛不釋手。遇到不懂的問題,無論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是生活中的日常現(xiàn)象,他都追著大人問個不停,老人們都夸他 “沒有他不愿學的知識,也沒有他不想請教的老師”。
隨著不斷學習,張衡在家鄉(xiāng)小有名氣,寫出的文章文采斐然。但他并未滿足于此,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 天文學。經過多年鉆研,他制造出了渾天儀,這一儀器能模擬天象,準確展現(xiàn)星辰起落,令人驚嘆。此后,張衡又發(fā)明了地動儀,成功測報千里之外的地震,領先歐洲 1700 多年。正是這份從小養(yǎng)成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執(zhí)著追求,讓張衡從一個普通少年成長為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世界天文學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音樂天才
17 歲時,貝多芬滿懷憧憬地去拜訪音樂大師莫扎特,他的才華得到了莫扎特的高度贊賞,莫扎特甚至答應親自為他授課。然而,命運卻在此時給他沉重一擊,母親突然離世,父親意志消沉、終日酗酒,貝多芬不得不挑起養(yǎng)家重擔,回到歌劇院繼續(xù)擔任鋼琴師。
19 歲時,法國大革命爆發(fā),貝多芬滿懷激情創(chuàng)作了《誰是自由人》合唱曲,表達對自由與民主的向往。后來,他結識了李希諾夫斯基公爵,憑借即興鋼琴演奏征服了維也納人。但人生的磨難并未停止,30 歲時,他愛上了伯爵小姐朱麗葉琪查爾迪,卻因出身低微遭女方父親反對,戀情破滅。更為殘酷的是,他的耳朵開始失聰,這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絕望中,貝多芬多次想到死,但對音樂的熱愛讓他重新振作。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容它毀掉我!” 從此,他將全部精力投入音樂創(chuàng)作。從 32 歲起,經過近兩年的彷徨與探索,他創(chuàng)作出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盡管生活充滿坎坷,貝多芬卻憑借頑強的意志,在音樂領域留下了無數(shù)不朽的杰作,成為世界音樂史上的傳奇 。
魯班:小小茅草開啟的創(chuàng)造之旅
魯班和徒弟們接到了建造皇家宮殿的艱巨任務,其中采伐大量木材迫在眉睫。起初,他們只能用斧頭砍伐樹木,效率極低,幾天下來,師徒們都疲憊不堪,砍下的木材卻遠遠無法滿足需求,魯班心急如焚。
一天,魯班到險峻高山上尋找棟梁之材,攀爬陡坡時,腳下石頭突然松動,他伸手抓住路旁一叢茅草,卻不小心被茅草劃破了手。望著手掌上的傷口,魯班陷入沉思。他仔細端詳茅草,發(fā)現(xiàn)葉子邊緣長著許多鋒利小齒,用這些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竟又割開一道口子。這時,他又看到草叢中的蝗蟲,蝗蟲的牙齒上同樣長著密密麻麻的小鋸齒,能快速吞嚼草葉。魯班靈機一動:要是制作一種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用來鋸樹木,豈不是能大大提高效率?
于是,他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有鋒利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試驗。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樹上鋸起來,果然輕松快捷,很快就鋸斷了樹木。魯班為這個新工具取名為 “鋸”,后來又為鋸安裝了 “共” 字形把手,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有了鋸,木材采伐速度大幅提升,宏偉的宮殿也如期竣工。魯班從茅草割手這一日,F(xiàn)象中獲得靈感,發(fā)明了鋸,展現(xiàn)出敏銳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后世工匠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樹立了榜樣 。
張海迪:輪椅上的逐夢人生
1955 年,張海迪出生在山東濟南,5 歲前她擁有快樂活潑的童年。然而,命運的轉折突如其來,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復發(fā)作,異常難治。5 年中,她經歷了 3 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 6 塊,最終高位截癱,原本天真活潑的她只能整天臥病在床。
看著小伙伴們快樂地玩耍、上學,張海迪幼弱的心靈備受煎熬,但她沒有沮喪沉淪。她對學習充滿渴望,家成了她的特殊學校。在那里,她憑借頑強的毅力,克服身體不便,自學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還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課程。在所有功課中,她尤其喜愛語文,10 歲時就能閱讀長篇小說,盡管過程艱辛,卻從不氣餒。
除了學習知識,張海迪還想為他人做貢獻。她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習醫(yī)學書,讓父親買來體溫計、聽診器和針灸銀針,成為一名靠輪椅給人看病的鄉(xiāng)村醫(yī)生,為群眾治病一萬余多人次。后來,她又投身文學創(chuàng)作,翻譯了多部英文作品,創(chuàng)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作品。在長達 44 年與病痛的抗爭中,張海迪始終堅持,以自強的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無數(shù)人學習的楷模 。
陸羽:從寺廟走向茶藝巔峰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自幼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yǎng)長大。在寺廟中,陸羽卻對誦經念佛興趣缺缺,反而癡迷于吟讀詩書,他執(zhí)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教育他,同時也為了考驗他,讓他學習沖茶。
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老婆婆不僅傳授給他復雜的沖茶技巧,還教給他許多讀書和做人的道理。陸羽虛心學習,不斷鉆研,逐漸掌握了精湛的茶藝。當他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被他的堅持和成長所打動,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請求。
下山后的陸羽,并未停止對茶藝的探索。他四處游歷,深入研究各地的茶葉、水質和茶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終,他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這部著作系統(tǒng)地總結了唐代及以前的茶葉生產、飲用經驗,將祖國的茶藝文化發(fā)揚光大。陸羽從一個在寺廟中渴望知識的少年,憑借對茶藝的熱愛和執(zhí)著,成為了中國茶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激勵著后人勇敢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夢想 。
【成長作文的素材】相關文章:
在逆境中成長的作文素材10-15
作文成長事例素材12-05
關于“成長”話題的作文素材07-21
中考作文結尾素材:關于成長06-26
中考素材:在理解中成長11-26
高中作文素材:課本教材事例作文素材01-08
分享的作文素材05-27
創(chuàng)新的作文素材05-21
友誼的作文素材06-20
責任的作文素材02-06